场永远天下无敌的概括,豹二也飞炮塔,爱国者也被点名,除了便宜的无人机之外,果然还是大炮最可靠。
叙利亚和以色列还真挺适合炮战的,只要叙利亚以后能够有大量五六十公里射程的火箭炮装备,足以和以色列互相伤害了。没看到哈马斯火箭弹都能把以色列搞得很狼狈么。
“不过说实话,以我在奥地利所看到的,犹太人似乎很受同情。”阿兰提及自己和美军士兵,以及奥地利本地人的对话。
“奥地利人现在装什么好人,好像迫害犹太人没他们一样。现在战败了,就和他们奥地利人的元首切割?”科曼鄙夷的评价,美国那是有可能的,奥地利人这么说,那不是鳄鱼的眼泪?
不过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的时间,犹太人确实是不约而同在各个国家都收到广泛同情,哪怕是东方大国正在激烈战斗的双方,也对以色列表达了同情。
除了阿拉伯国家之外的国际社会,都是这个态度。
但也仅限于第一次中东战争,这之后以色列就不在被同情了。
冷战的大部分时间,以色列就是御用反派,和白人南非,常公的诈骗岛坐一桌,并称为世界三大孤儿,人憎狗嫌的国家,长期被封锁,哪怕是欧洲国家也和以色列保持距离。
至于第三世界国家,不结盟运动由许多亚非拉国家组成,其中穆斯林国家和与阿拉伯世界关系密切的国家占很大比重。因此,该运动总体上持亲阿拉伯、反以色列的立场,将以色列视为西方帝国主义的前哨。
长期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其实是法国。以色列早期空军主力飞机都是法式飞机。但显然因为叙利亚的原因,法国不可能和另外一个世界的法国一样了,就算不支持叙利亚,也不会支持以色列。
本次中东战争结束之后,科曼就考虑引领法国去叙利亚开采石油,虽然手中有白虎油田供应法国的石油需求。
但白虎油田的产量不足以覆盖缺口,法国的石油缺口还在五百万吨左右,此时和苏联之前签订的贸易协定还没有结束,但总会结束的。
叙利亚虽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产油国,和波斯湾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不能比,但覆盖法国的需求还是不难的。这一次战争结束,法国就可以通过军事援助等办法,换取叙利亚的开采许可。
至于阿尔及利亚的油气资源,但没有确定搞定反法势力之前,最好是不要去动。苏联不是好东西,美国也不见得有多好。
至于以色列那啥都没有的国家,法国还是离远点比较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