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路?”那头领愣了一下,疑惑地看向胡汉。
“正是。”胡汉指向东南方向,“由此往东南两日路程,有一处干涸河床,其岸边的泥土可制粗盐。我处可提供制盐之法,诸位若能自行前往取土制盐,所得之盐,你我双方可按约定比例交换粮食或其他所需之物。如此,诸位可得活命之资,我处亦能缓解盐铁之困,岂不胜过刀兵相见,两败俱伤?”
这是胡汉的试探,也是一招缓兵之计。他将盐源的信息有限度地分享出去,一是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将可能的抢劫目标从现成的粮食引向需要劳作的盐;二是借此观察对方的反应,判断其是更倾向于合作还是掠夺;三是如果合作达成,他们确实能通过交换获得急需的铁器或其他物资。
那头领显然没料到胡汉会提出这样的方案,一时怔在原地,与身旁几个看似头目的人低声商议起来。墙上的张凉等人也屏息凝神,等待着对方的回应。
山谷间的空气,仿佛再次凝固。这一次,叩响野熊谷大门的,不再是苦苦哀求的个体,而是携带着武力和不确定性的团体。胡汉的应对,将决定这个新生势力是迎来第一次扩张的契机,还是面临成立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第十四章以盐为筹
谷外的流民头领——自称赵胥——与同伙低声商议了许久。矮墙之上,胡汉与张凉等人耐心等待着,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紧张。墙内的妇孺紧握着双手,男丁们则紧握武器,汗水浸湿了粗糙的木质握柄。
终于,赵胥再次抬起头,脸上的神色缓和了些,但眼底的审视并未褪去。他扬声问道:“胡首领此言当真?那盐土……果真能制出可食之盐?制盐之法,又当如何交换?”
胡汉知道对方心动了。在乱世,盐和粮食一样是硬通货,掌握一门制盐的手艺,等于握住了一条活路,这比抢到一袋可能会吃完的粮食更有长远价值。
“自然当真。”胡汉语气笃定,“我处已初步试制成功,虽略显粗糙,却足可食用。至于制法……”他顿了顿,展现出适当的谨慎,“并非不传之秘,但亦是我等辛苦摸索所得。若贵方诚心合作,我可先将初步的取土、化卤、过滤之法相告,足以让你们制出粗盐。待贵方制出盐来,我们以盐换粮,或换取我等所需之物。至于更深层的提纯精炼之术,待合作顺畅,彼此信任之后,再议不迟。”
他抛出了一个分阶段的方案,既展示了诚意,也保留了底牌和主动权。直接将所有技术和盘托出,只会让自己失去价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