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的问题,如“若遇病患情绪激动,当如何安抚?”“如何看待医者与病患的关系?”以此来考察她们的心性。
选拔过程持续了整整十天,最终,十名女医官和二十名医女的人选尘埃落定。她们背景各异:有退休太医的嫡女,如太医院前院判的孙女柳依依,医术理论扎实;有因丈夫早逝、家道中落而通晓药理的士族夫人周氏,为人沉稳;有京郊有名的接生婆冯妈妈,经验丰富;甚至还有两位原是宫中犯错被贬、但懂些药理的官婢,因多年表现良好、且确有天赋而被破格选拔,感激涕零。夏玉溪特意从自己有限的用度中拨出一笔不小的银子,作为她们初期的安家费、置装费和第一个月的俸禄,并亲自训话,勉励她们珍惜机会,精研医术,恪守医德,令所有入选者无不感念这位未来皇后的恩德与气度。
第三步是系统培训。 入选者水平参差不齐,亟需系统培训。夏玉溪请太医院指派了三位医术高明、品行敦厚且思想相对开明的太医——擅长妇科的孙太医、精通儿科的赵太医、以及谙熟药理的李太医,专门负责为期三个月的强化培训。培训内容极具针对性:
* 医术重点:妇科经带胎产诸症、儿科常见病及养护、老年病调养、官宦之家常见的“富贵病”(如脾胃不和、心悸失眠等)调理,以及急救常识。
* 规矩礼仪:由苏嬷嬷亲自教授宫廷礼仪、拜见各府诰命的规矩、如何应对各种场面、以及最重要的——《保密条例》,严禁泄露任何诊病过程中听闻的府内私事,违者严惩不贷。
* 实践观摩:安排女医们轮流到太医院下属的惠民药局观摩学习,接触更多病例。
夏玉溪时常在苏嬷嬷的陪同下,亲临授课堂探望。她并非只是巡视,有时会坐下来听一会儿课,课后与女医们亲切交谈,询问她们的学习困难,分享一些自己调理身体的心得,甚至叮嘱御膳房为熬夜苦读的女医们准备夜宵。她的平易近人、关怀备至,极大地鼓舞了女医们的学习热情,也让她们对这位未来的女主子充满了敬爱之情。
第四步是立规明纪与后勤保障。 夏玉溪深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她亲自参与了女医署章程的制定,条款细致入微:
* 出诊制度:严格凭内务府核发的、写有具体府邸和事由的“出诊牌票”方可出诊,严禁私相授受或未经请示擅自行医。
* 病历管理:要求详细记录每一次诊病的脉案、药方,定期交太医院抽查备案,既为积累经验,也为明确责任。
* 保密铁律: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