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等的,便是穷人家买的“麸面”,相当于全麦面粉,研磨颗粒粗糙,一斤六文钱。
还有些粟面、豆面、荞麦面、糯米粉、粳米粉……
瞧着这些,黄樱脑海里冒出绿豆酥、肠粉、红糖糍粑、南瓜饼、炒年糕、烤麻薯、驴打滚……
口水要流下来了。
她买了十斤头面,一斤豆面,一斤糯米粉,一斤粳米粉,花了一百五十文钱。
主要是糯米粉贵,一斤要30文。
出了铺子,她的脚又痒了,只得忍着,看街上还有些甚麽来转移注意力。
这一瞧,她看见了一家刷牙铺,唤作“王家刷牙铺”。
店不大,挤在小小的拐角,东西整整齐齐,店里有个老妇人,怀里正抱个小丫头子哄,小丫头刚哭过,抽抽搭搭的,手里拿着拨浪鼓摇呢。
家里之前的刷牙子是马尾毛的,便宜,一个才五文钱,却忒硬,刷得牙龈疼。
黄樱用了一次,跟钢针似的,她是不敢用,这两日直接拿手指蘸了牙粉揩牙。
牙粉也是下等的,娘自个儿熬的。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芎末,一股涩味儿。②
在穷人家,小孩儿是没有刷牙习惯的,都以为小孩儿要换牙,没必要刷。
宁姐儿和允哥儿都没刷过牙。这怎能行。
她一进去,那老妇人却认识她,“樱姐儿,果真好了,听你娘说呢,才瞧见!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黄樱吃了一惊,脑海里这才浮出个印象来,巷子里王家是开了家刷牙铺,当是这家了。二姐儿对老太太的脸印象不深,她一时竟没认出来。
她忙笑,“托您的福。我来买刷牙子呢。”
老太太忙着哄孙女,让她自个儿挑。
百姓用的刷牙子多是竹制的,贵人家花样多,什么虎骨、象牙、玉、玳瑁……各样都有。
这店铺东西竟很齐全,最便宜的马尾毛的五文钱,最贵的玳瑁的,还雕了花,足要一贯钱!
牙粉价更是不同,他们家那种自制的五文钱就能买一盒,还有种用红木盒装的,光拿起来就能闻见一股茉莉香味儿,老太太说这一盒要一贯钱。
黄樱咋舌,有钱人真多。
王家平日低调,没想到生意做得很用心。
她挑了五个马鬃毛的刷牙子,要软些,一个十五文。
递钱的时候碰上王老太爷进门,打了个照面。老爷子面色红润,精神矍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