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是来刘备这儿碰碰运气,随着刘备的威望日益增加,许攸承认自己看走了眼。
论野心论心志论器量论胆魄,刘备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人物。
英雄者,有包藏宇宙之机,有吞吐天下之志。
这样的人物,身边是绝对不会缺少追随者的。
虽说许攸有才而少德,但胜在跟着刘备的时间早。
刘备重情义,只要许攸不犯原则性错误,今后在刘备麾下都能过得很滋润。
也正因如此,许攸才敢放下心来追随刘备。
许攸亦有自知之明,嗜酒、好色、贪财、逞气,换个器量狭隘的肯定容不下的。
原本许攸是不参与刘备的军中特色“习文练武”,亦不愿跟关羽、张飞等人一样教军士读书识字。
在想明白今后的前程后,许攸又选择了主动融入,靠学识才能吃饭的许攸,在教人读书识字上亦有心得。
而刘备的六个司马中,许攸跟张飞的关系最为密切。
关羽是读书越多越是自矜,瞧不起一般的俗士儒生,对许攸的尊敬亦只是看刘备的面子,并不愿意跟许攸深交。
张飞不一样,读书越多,越尊敬士人。
在张飞眼中:会读书的都是极为厉害的人物。
屠夫出身的张飞亦向往今后能变成士人,走到哪里都能被尊称一声“张公”“翼德公”,而不是“武夫”“匹夫”“屠夫”之类。
昔日在汝南时,张飞能引经据典的怼杨坤,更连呼“吾少也贱。”“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为善,民犹则之”,亦是直接撞到了张飞的痛处。
张飞慕许攸士人身份,许攸惊叹张飞才识,兼之两人都嗜酒,反倒有了深交。
在听到刘备让张飞教典韦读书识字后,许攸便主动来帮张飞。
许攸敏锐的觉察到了刘备对典韦的器重,而张飞平日里那套“偷懒就挨鞭子”的方式适合普通军士,并不适合武力值不弱于张飞的典韦。
就典韦今日的表现,真要打起来,且不论谁输谁赢,必会有一伤。
伤了张飞,刘备难以安抚义弟;伤了典韦,刘备难以恩泽猛士。
一听许攸来意,张飞顿时喜笑颜开:“俺正犯愁该如何教典书吏读书识字,有子远相助,俺无忧矣!”
有许攸相帮,张飞在教典韦读书识字时,少了粗暴直接的“偷懒就挨鞭子”的恶习,多了对“因材施教”的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