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坚持不懈去贯彻的志向。
忍常人所不能忍,得常人所不能得,成常人所不能成。
赵云叹了口气,不再相劝。
尽管刘备这般解释,在赵云心中,刘备依旧是那个学究天人才冠古今的绝世奇才。
翌日。
刘备如约赴宴。
由于蔡邕已经打心眼里认可了刘备,故而这次赴宴也极为顺利。
而为免路上发生意外,刘备又自请护送蔡文姬。
河东常有白波贼袭扰,并不安全,白波贼可不会管你是谁的女儿,若被劫掠,那就真成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蔡邕也明白其中的凶险,又唤来从弟蔡谷与刘备商议护送蔡文姬前往长安一事。
一切就绪后,刘备又返回军营来寻荀攸。
荀攸如今是黄门侍郎,若刘备要回长安,荀攸是不能跟着去长安的。
可将荀攸留在洛阳,对刘备而言又是损失。
考虑到现如今的局势,刘备有了新的计划:“以公达之才,足可出任州郡太守。我有意举荐公达为河东太守,公达以为如何?”
“河东?”荀攸低头沉吟片刻,道:“并非我妄自菲薄。河东郡虽有十万户,但常受白波贼和匈奴人侵扰,河东又多世家豪族,盘根错节,根深蒂固。若我孤身前往,未必能制。”
刘备笑道:“自然不能让公达孤身前往,我只是想要一个能插手河东事务的名分罢了。我二弟关羽以及雍州军助军右校尉都是河东人,皆可助公达行事。”
“至于在弘农的司隶校尉张温,董卓与张温有旧怨,也一直都想找理由将张温调回洛阳,我目前与董卓利益并无冲突,我若举荐公达为河东太守,董卓必会同意。”
只当个黄门侍郎显然不是荀攸的志向,若能去河东当太守,不论是整饬吏治、打击豪贼还是平白波贼、逐匈奴人,都远胜于在留在洛阳当个小小的黄门侍郎。
“那就有劳皇叔了。”荀攸只是思考了片刻,便同意了刘备的安排。
征得荀攸的同意后,刘备便径自入司空府寻董卓。
“皇叔这是想插手河东?”董卓也不笨,直接看穿了刘备的目的,道:“皇叔如今是雍州牧,本就分了扶风、京兆、冯翊三郡,若再插手河东,这会让司隶校尉张温很难做啊。”
“皇叔也知道,我虽然与司隶校尉张温有些私怨,但我现在毕竟是司空,不能因私废公,否则会让人误以为我挟私报复。”
见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