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大丈夫立身处世,理当先成家后立业,岂能无妻?”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遇良人先成家,遇贵人先立业;无贵人而先自立,无良人而先修身。
除此外任何为不娶妻而寻找的理由都是空话套话。
因为有关羽继续代理雍州牧,刘备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处理其余事。
时值秋粮收获末期,刘备有心了解具体的农事,遂带上陈到等人,策马出城。
一路走访调查发现,受境内豪贼勾结韩遂等叛军叛乱的影响,今年的收成并不好。
想要安居乐业,基本前提就是避免战乱。
虽然有些痛惜,但好在刘备以雷霆手段抹杀了叛军及豪贼,明年只要不遇上天灾就能有个好收成。
一路来到槐里,刘备先见了助军右校尉徐晃,让徐晃协助京兆尹士孙瑞在长安到武关一带部署驿站兵马,避免入关中避祸的南阳士民与关中士民发生冲突。
随后,刘备又来到蓝田县。
蓝田县的农耕条件颇为优越,是刘备五年计划的重点开发县。
得知刘备到来,蓝田令射援忙放下手中事务出城来见刘备,本欲邀刘备入城歇息,刘备却是摇头道:
“文雄可带我去田野间走走,官服就不用穿了。”
一听此话,射援顿时明白刘备之意。
若穿官服,诸吏士民或会见之惶恐,刘备也就看不到真实情况。
“谨遵皇叔之意。”
射援也不迟疑,脱下官服让随从带回,随后便与刘备等人往田野间而走。
一边走一边向刘备介绍蓝田县秋收冬藏等相关事宜的推进和想法。
出身扶风的射援对关中的农事情况颇为了解,秋收冬藏诸事论起来也是颇为细致。
与只会皓首穷经五谷不分的腐儒不同,刘备虽然卷读书卷得厉害,但也是懂农事的,能清楚的分辨射援所言是空谈的理论还是实践的总结。
行走间,又遇田坎有数人聚集闲聊,刘备让射援等人不要跟来,静悄悄的凑近旁听。
“忙了大半年,就收了这点粮,将田租交了,我家就不够吃了,明年还得向庄家借钱。”
“你能借就不错了,你瞧我,能抵押的都抵押了,若再借钱就得抵押女儿为婢了。”
“哎,我也不知道能撑不能撑过明年,若明年收成也不好,我也没什么可抵押的了。”
“都说刘雍州仁义,可仁义也轮不到我们,只有种官田的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