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模样。
袁术选择了认怂。
大丈夫能屈能伸,只要能留下性命,受点儿委屈又算什么?
看着弃马奔走的袁术等人,城头再次响起嘲笑声。
“许参军,真要放走袁术啊。”张咨感到难以理解,除恶务尽,又何必留下袁术?
许攸敛容而道:“刘皇叔要擒袁术,易如反掌。然而袁氏底蕴深厚,不会因为袁术败一场就溃散,反而会因为袁术之死,而让袁氏百年积累尽归袁绍。”
“若留下袁术,便可让荆、豫、扬、徐之地的袁氏门生故吏受袁术号令,而不会让袁绍一人独大。兵法有云,分其势而击之。就是这个道理。”
“我在南阳聚兵,原本也只是想将袁术驱逐而非擒杀,没想到我还没动手,刘皇叔就将袁术杀得割须弃袍,仅剩十余骑惶惶而逃。”
许攸的语气中多了几分自豪,又向张咨抛出招揽之意:“刘皇叔最重人才,张从事若有意,可随我同入关中。”
张咨心有向往之意,很快又摇了摇头:“我如今已是荆州从事,刘荆州既未负我,我又岂能背弃而去?若如此,即便我去了关中,也会受人小觑。”
见张咨不愿,许攸又道:“人各有志,我也不多劝。而今刘皇叔与刘荆州有歃血同盟之谊,希望今后能与张从事常有往来。”
“我亦有此意。”张咨忙应道,该人情世故的时候还是得人情世故,不能真就拒人于千里之外。
就如许攸所言,刘备和刘表有歃血之盟,现在是盟友,即便各为其主也是能走动的。
随后,许攸又对登上城楼的黄忠道:“黄校尉,如今刘皇叔击破了袁术,我也要返回关中复命了。可与我先往阴县接黄叙和魏延,再同往武关寻刘皇叔。”
原本黄忠是要将黄叙和魏延送往宜城的,因刘表忙于铲除宗贼,黄忠担心二人生出意外,在许攸提议又将二人带去了阴县。
虽然投了刘备,但黄忠还没见过刘备,此番也没能立下大功。
黄忠不由有些忐忑:“许参军,而今我寸功未立,这般去见刘皇叔,会不会.”
许攸看出了黄忠的窘迫,笑而安抚:“黄校尉无需忧虑,刘皇叔极重猛士,且黄校尉又是刘皇叔昔日想要征辟之人,刘皇叔又岂会因黄校尉未立功劳而小觑?”
闻言,黄忠暗暗松了口气,辞别张咨后,遂与许攸往阴县而去。
看着离去的黄忠和许攸,张咨亦不由长叹感慨:“没想到,袁术竟然会惨败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