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刘祥相助,子远亦不能求谒张咨,就无法遇到汉升,若刘祥有难而我不助,非义者所为。”
“子远可派人前往江夏送信,就言刘祥若不愿留在江夏,可入关中寻我。”
许攸听得有些怪异,总有一种刘备在牵强附会之意,可许攸又猜不到刘备意在刘巴而非刘祥,难以想明白心头疑惑。
想不明白,许攸索性不想了,直接应道:“皇叔既有此意,我便再派人前往相召。”
随后,刘备又聊到了派何曼去葛陂迁徙葛陂民以及让何仪何曼龚都今后将三千葛陂兵带入宛城诸事。
许攸却是不看好,道:“黄豫州这两年治理的豫州颇为安稳,想让葛陂民背井离乡,恐怕不易。”
刘备不由蹙眉:“若不肯离开,这三千葛陂兵及十余万葛陂或会落入旁人之手。尤其是那三千葛陂,可是我当年亲自挑选青壮编练而成。”
“若不是我当时尚无基业无法带走,也不会将其留在豫州;我也委实不忍那十余万葛陂民再受战祸波及。子远可有良策助我?”
每每想到葛陂兵和葛陂众有可能落入袁术之手,刘备就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那是我的兵!
“这事挺难解决的。”许攸细思一阵,道:“袁术若弃南阳,必往汝南,若知葛陂有十余万众,还在葛陂筑城,必会去抢。”
刘备不由蹙眉:“一时善心,作茧自缚了,早知就不在葛陂筑城了。”
汝南太远,刘备现在也鞭长莫及。
更何况,若为了汝南葛陂而孤军远征,不仅违背了最初的制袁计划,还会影响对付董卓的计划。
良久。
刘备将葛陂事搁置一旁:“罢了。顺其自然吧。眼下我还无法分心去干涉豫州事,如今袁术败了,袁绍也离败不远了。我今后的首要敌人也会由袁氏变为董卓。”
许攸沉吟片刻,压低了声音:“皇叔若解决了董卓,又当由谁摄朝中事?是皇叔亲自坐镇洛阳,以御百官;还是再扶持一人暂领国事,皇叔依旧坐镇长安?”
刘备不假思索,道:“我虽有考虑,但迟迟未决。”
“若我亲自坐镇洛阳,则可奉天子以讨不臣;可天子在身边,行动就要上奏,服从则权力太小,不服则抗命。”
“子远你也清楚,天子并不信任我,我若坐镇洛阳,天子为了掌权,必会暗中培植亲信伺机除我。”
许攸摇头道:“我知皇叔有大志,然而天下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